本报上海11月4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昨天在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质,是实现我国高校办学模式的重大转变。我们要从改变办学模式、提高办学效益、保障今后高校良性发展的角度,高度重视这项改革。要充分地认识到,高校后勤工作必须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社会化就没有前途。我们一定要大力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快发展高等教育。
李岚清在讲话中指出,我们有12亿多人口,要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成巨大的人才优势,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和机遇,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伟大复兴,必须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使高等教育有一个更大的发展。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存在着两种不适应的状况:办学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办学规模也不能较好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的招生,今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又决定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环境。
李岚清指出,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的关键在于加快高校的改革。当前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有师资力量问题特别是高水平师资力量问题,有教学设施问题,有后勤设施问题,而这三方面问题的解决,各级政府要增加必要的投入,但主要的出路还在于改革。后勤设施问题是影响扩大高校招生最主要的制约“瓶颈”,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出路也在于加速高校后勤体制的改革。他说,长期以来,高校一直习惯于关起门来搞自己的“小而全”,搞了许多本不该由学校办的事情,使学校的包袱越背越重,严重地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招生规模的扩大。如果高等学校只负责教学、科研、育人,其他后勤配套服务用社会化办法运营或由社会去承担,那么,政府不用再花很多钱,全国高校规模就可以迅速扩大,高校办学模式也可以实现重大转变。各级政府和各高等院校不能再犹豫不决,更不能再争论不休,而应该抓住时机,借鉴上海等地后勤改革的成功经验,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适应高等教育特点与发展需要的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体系。
李岚清强调,要实现上述改革的目标,要采取“政府主导、统筹规划、政策支持、分类指导、全面推进”的方针。高等学校自身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扎实工作,加快改革进程。高校后勤改革是一项重大的社会工程,单靠学校自己是实现不了的。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领导,把支持和推进这项工作当作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份内大事,积极主动地规划和落实。他要求政府工作人员认真学习领会邓小平同志的指示,站在战略高度,带着深厚的感情抓教育工作,多为教育做实事。各地要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纳入本地区综合改革之中,把高校后勤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发展规划。要及时协调各有关方面,研究解决改革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在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既要把现有高校的后勤服务系统成建制地规范分离出来,组建开放性的学校后勤服务实体,同时又要广泛吸收社会力量参与,通过对原有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组建面向高校的地区性统一后勤服务体系,实行社会化的经营管理,进而形成一种新型产业。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将推动高等教育的加速发展,为国家和地方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也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带动一系列相关企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黄菊和上海市长徐匡迪出席了昨天的会议。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陈至立、郝建秀、徐荣凯、张佑才、宋春华、张保庆、郝昭成、尚福林等也出席了会议。
经国务院批准召开的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于11月2日至4日在上海举行。会议期间,各地代表考察了上海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情况,交流了各地和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经验,研究了今后高校后勤改革工作。